
A同學是我自中三開始教授的學生。當時疫情影響,導致他的數學基礎斷斷續續,很多概念只是一知半解,做題多靠死記硬背,缺乏系統的數學思維。中三期末考成績僅約七成,顯示了學習上沒有方向,對數學感到迷惘。
轉捩點出現於中四,我們訂立了全新的學習策略:拋棄死背,重建扎實基礎。A同學開始使用錯題簿,詳細記錄和分析錯題,同時建立專門的數學筆記本,清楚整理重點和概念。最關鍵的是,他練就了「反思」的好習慣,不僅知道答案,更深入探究錯誤原因及背後的原理與邏輯。
這套work smart的學習方法很快見效,自中四第一次考試起,A同學數學成績大幅提升,穩定接近九成。逐漸擺脫死記硬背,改以理解和反思應對各種題目。
A同學的特色是「聰明反思型」:他雖非勤奮型,但做題速度快且不草率,樂於停下來檢討,喜歡追根究底探索數學背後的邏輯。他在課堂內外表現積極,經常通過WhatsApp主動提問難題,有時甚至深夜持續討論,直到完全明白為止。這種態度讓他不但學得快,更學得深。
最終,A同學從一位成績普通、沒有清晰方向的學生,蛻變為能自主反思、善於舉一反三的數學高手。2025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(DSE)中,他成功取得Core Mathematics 5**的佳績,並獲得香港大學藥劑學學士課程的錄取。
A同學的故事證明,數學成功不必死背辛苦,而在於有正確方向和反思習慣,work smart、study smart,堅持下去,普通學生也能衝上頂尖行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