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數感,即係對數字嘅直覺感覺同理解能力。佢唔係單純識得計數,而係能夠靈活運用數字,估計、比較、拆解同組合數字,從而更快更準確咁解決數學問題。簡單嚟講,數感就好似識得用唔同方法「玩數字」,唔使死記硬背都可以搵到答案。
「我個小朋友數感真係差,計數又慢,成日都諗唔掂。」
呢句說話我喺教學中聽過好多次。其實,好多時學生計得慢,唔代表佢哋唔理解,而係佢哋未熟習唔同方法,未掌握靈活轉換策略嘅技巧。當見到其他小朋友喺堂上答得快,可能係因為佢哋練習得多,已經內化咗唔同嘅解題方式。
例如「18-9」一題,有小朋友會用直式減法,有人會用補數(18至10係8,10至9係1,8+1=9),又或者轉成「18-10+1」。方法唔止一種,而理解方法背後嘅結構,正正就係數感。識得多種方法,自然可以揀最適合自己嘅一種去用,甚至根據唔同情境靈活變通。
對於一啲暫時淨係識單一做法、計數未夠快嘅學生,只代表佢哋仍喺摸索中。呢個時候,大人嘅耐性同支持好重要。導師嘅角色唔係單純教答法,而係引導學生點樣睇數、點樣拆解數字,點樣比較方法之間嘅異同,慢慢建立起解難嘅信心。
數感唔係單靠記憶,而係一種數學思維訓練。當學生接觸得多、試得多,佢哋會開始發現原來一條題目可以有唔同解法,然後學識選擇最適合自己嘅方法。呢個過程本身就係培養思考、判斷、選擇嘅能力,唔單止幫助解題,仲係邁向自主學習嘅一步。
要發展數感,唔需要特別資優,而係需要時間、練習同方向正確嘅引導。只要喺學習過程中有足夠機會接觸唔同策略、反思解題方法,學生就會慢慢發展出屬於自己嘅節奏同風格,自然唔再只靠一種死記方式去應付每一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