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學補習老師 – Jimmy Sir
- 香港科技大學數學系(榮譽)學士
- 熟悉DSE數學課程,能用淺白輕鬆語言表達
- 豐富補習經驗,明白拔尖補底各種要求
中學階段是學生最需要建立好習慣的時期,也是容易被情緒波動和惰性牽著走的時期。中六公開考試將會決定未來數年的去向乃至未來數十年的職業生涯。公開考試的重要性無容置疑,雖然考試成績不代表一切,但是良好的考試成績的確能為學生帶來更多機會及選擇。我深信,數學成績的提升,從來不是靠一時努力,而是依靠持久的紀律、高質素的練習、清晰的目標。
我的教學理念:
1. 紀律是對自己的承諾
紀律從來不是懲罰,而是當你惰性發作的時候依然選擇去學習,因為你知道學習對你定下的目標非常重要。
很多學生在疲倦的星期六下午、雨天、或者「冇mood」的時候,第一個念頭都是「今日hea下唔溫書都冇咩所謂啦」。紀律,就是在萌生「不如休息一日啦」這個念頭的時候用意志戰勝它,繼續翻開書本、坐好、開始寫第一條題目。
我會不斷提醒學生:每一次選擇「就算唔想,都要溫習」,就是在累積對自己的信任。當這種信任越來越多,你就會發現後來就算再累、再沒心情,也能自然地開始學習,因為你已經習慣了「為目標進發而克服一時的懶惰」。 
2. Perfect Practice Makes Perfect
「Practice makes perfect」這句話我從不認同。我經常跟學生強調:重複錯誤只會熟習錯誤,唯有每次practice都講求質素、每次錯題都徹底明白錯處,才是真正的進步。我有時會要求學生改錯時需要指出錯誤的地方在哪、如何避免再犯同樣錯誤。這套方法雖然麻煩,但能讓學生習慣從「被動接受答案」轉變為「主動掌握思路」。當練習的質素提升,成績的進步就會變得又快又穩陣。

3. 目標清晰,才有前進動力
很多學生讀書讀得迷迷糊糊,連自己想考多少分都說不清。我有時會要求學生寫下三個具體目標:下次考試目標分數或名次、這一學年目標級別、公開考試目標級別。
當目標清晰列在眼前,在你想偷懶的時候它就默默提醒:「你而家選擇放棄,係咪想同呢個目標講再見?」
正正因為具體目標的存在,紀律才變得有意義——學習的動力不再是空洞的「要努力」,而是「為了我自己寫下的目標,我願意再堅持五分鐘」。
紀律、完美練習、清晰目標,三者環環相扣,就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紀律讓你克服惰性;優質的練習讓你不斷進步;清晰目標讓你堅持不懈、好學不倦。

現在,輪到你了。
從下一堂課開始準時坐下,然後問自己一個問題: 「為咗我寫低嗰個目標,今日我敢唔敢再俾自己贏一次?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