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仁書院 QC 數學名師 Jason Sir 


  • 以優秀的公開試成績,連取三項大學獎學金入讀中大
  • 多年數學補習經驗,曾於大型連鎖式補習社任職
  • DSE Mathematics Compulsory Part & Module II 5** 
  • 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精研(榮譽)學士

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精研學系,該學系每年只招收二十七名數學尖子,競爭激烈,亦是中大收分最高的學科之一。本人於首次DSE考試便輕鬆奪得數學科雙5**(Mathematics Compulsory Part and Extended Part – Module 2),透徹理解DSE的課程和考法。

畢業後曾於大型補習機構編寫高中數學課程的教材,對於各個課題及各類題型有更深入的了解。本人亦富有多年教學經驗,曾於大型連鎖式補習社任職,教授過的學生眾多,對於如何教導不同程度的學生別有一套心得。

我的教學理念
我是一個怕悶的人,深深理解沉悶死板的教學難以令學生專心學習,所以我會用比較生動的方式和幽默的風格教學,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,亦能令學生更易入腦。同時著重理解和啟發式的教導,我認為學習數學本該是這樣。如果你平日學習數學的方法是「背數」或花很多時間看solution(題解),這樣大概是出了問題。

於我而言,數學是一個有趣的科目,做數學題有點像在玩遊戲,我亦希望能助學生體會到數學有趣的地方。我的教學理念是希望本身對數學有興趣的學生,能更上層樓,奪星之餘,洞察數學之美。至於能力稍遜或害怕數學的學生,令他們不會那麼抗拒,從基礎入手,拾回他們對數學的自信,不讓數學科成為他們升大學的無形的牆。至於中游的學生,一般不難看到進步,我不特別擔心。以上是我身為老師的自覺。

數學有什麼用?

學生上數學堂時最喜歡問「學數學有什麼用?」

的確,在日常生活,用得著的數學知識大概就只有加減乘除。學習數學,不只是為了應付繁複的計算,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有效訓練分析能力、邏輯思維和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。這大概是數學成為必修科的原因吧。不過,不用想得太複雜,如果學生本身不喜歡數學的話,把學數學看成入大學的手段就可以了。

分享心得(一): Aim High

有一些有趣的教學經驗,也想在此分享。有一個重讀學生跟我說,如果重考有5就心滿意足了。其實我一早觀察到他數學的資質並不差,就是不夠自信和用錯方法讀書。我告訴他眼光要高「以奪星為目標」。他起初以為我在說笑,幾經說服,他終於下決心,有了奪星的覺悟。在我的輔助下,他最終考獲5**。Aim High很重要,對自己有要求,自我鞭策,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。

分享心得(二): 學習要有系統、方法

另一個想分享的,是能夠較弱的一名中四學生,就讀band 3學校。雖然是band3生,但他個性勤奮好學,上課認真,每次也做齊功課,學習態度不輸名校生。只是他進度嚴重落後,初中沒有補習,到中四才正視問題,那時他數學大概只有中一程度。第一個月,他交的功課接近全錯。我發現他不是理解能力出問題,而是底子太弱,連基本的equation(方程)也不懂solve,因而為他度身制定了一套教法。一邊學習中四的課題,以免進度落後,另一邊幫他重新打好基礎,修補初中時的缺漏。三個月後,長期「捧蛋」的他,已重回正軌,在最近的測驗拿到合格分數。


教學隨想:

(6) 拎5**的方法: 如何用錯題簿提升學習數學的效率

(5) DSE Maths 數學 Core 卷摘星策略

(4) 大學選修數學或物理的建言

(3) 就讀油麻地真光女書院 (True Light Girls’ College, TLGC) 的 Venus

(2)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– M2突飛猛進的M同學

(1) King’s College (KC) – M2 從不合格到70分的轉變